找到相关内容122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(唐鉴空)

      唐朝洛阳香山寺释鉴空,俗姓齐,吴郡(今属江苏省)人。中年时在江浙一带来往,境遇很穷困。元和初年(公元806年),遇着杭州灾荒,准备去天竺寺讨饭吃,走到孤山寺西面,又饿又乏,无法再走,坐在水边流着眼泪,口中哼着凄凉的诗句。   忽然有—个印度和尚也坐在水边,望着他发笑说;“法师秀才!旅游的滋味够吗?”  他说:“旅游滋味是很够。为什么叫我法师呢?”   和尚说:“怎么你忘记在洛阳同德...

    郭涵斋原编

    |戒律|因果|轮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21202019298.html
  • 弘一法师出家后的生活习惯

    据夏丏尊的回忆,在法师的眼中什么都是好的。比如说宁波七塔寺的通床睡觉塌实;破烂不堪的小旅馆安逸,因为没有闲人打搅;莱菜好吃,菔菜也好吃;饭菜淡也好,咸也好,因为咸有献的滋味,淡有淡的滋味,他都能欢喜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90757822.html
  • 一念悟 解千愁

    一念悟 解千愁  文/净因法师   “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,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,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!”历尽沧桑的人生,烦恼不断,彷徨无助,愁绪满怀,纵有千言万语,无法诉尽心底事。烦恼起时,有的不能说,有的不便说,有的越说越麻烦,只得学辛弃疾道一句“天凉好个秋”!其实,佛教解除烦恼有妙方,依人们对烦恼的认识,有如下三种处理方式。   一、强断烦恼 幻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5674635.html
  • 禅茶茶艺

    14. 奉茶 今天,我们以清茶一盏奉客,以禅心一瓣奉客,就让我们细细品味其中滋味吧。 15. 饮茶 茶之为饮,如醍醐、如甘露,对禅的领悟不同,所品茶味也就不同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谁能领悟其中真味呢? 16. 禅意 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》里说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只要我们拋弃尘缘,空诸所有,就能真正进入禅茶境界,就能领悟其中滋味,就能顿悟菩提。阿弥陀佛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3675329.html
  • 平常日子平常心

    玫瑰的美丽和芳香,可惜带刺,很容易伤到别人。所以,他虽然过着平常日子,却从来没有体会到平常日子是什么滋味,因为他的内心世界,始终是自命不凡,是不平常的。他仍旧没法超越自己,没法摆脱心的痛苦。   禅...的滋味,才能如颜回的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”。才能如六祖大师的“憎爱不关心,长伸两脚卧。”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40988574.html
  • 阿含与止观讲座——小苦树

    喜欢抽烟的感觉),觉得这个滋味很好。正在品尝时的喜悦心理称作“味著”,回想这种滋味的心理称作“顾念”,打算将来再去品尝的心理称作“缚著”,不知不觉就养成跟著感觉跑的习性,内心逐渐被束缚了,贪爱日以加深,...也不例外。如果禅修者尝到禅定之乐后,觉得这个滋味前所未有,正在品尝时生起“味著”的心理,回想这种滋味时就生起“顾念”的心理,内心一步步被吸引过去,生起“缚著”的心理,一心只想再去禅坐而无心培养智慧,不知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4553373.html
  • 感受(Vedana)在内观的重要性

    感受时,为何会无法保持平稳冷静的心?那是因为他已经黏着于感受,并已被它制伏。由于无明的缘故,人并不了解感受的无常本质,也不实知感受的生起(samudaya)、灭去(atthangama)、滋味(...,他不断地增长贪爱,并沉溺于贪爱。由于不如实知愉悦感受的生起(samudaya)、灭去(atthangama)、滋味(assada)、危险(adinava),以及出离(nissarana),他对其产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71443742.html
  • 大心无畏

    依旧迁灭无常,而此种行者恒处安然无畏。菩提大心,本来超越生死根本之我执,因此无有畏惧,可谓“无畏大心”。行者一旦发起菩提大心,而能恒毅保持养护此心,并顺之而实践,则能渐渐体会其中之安然无畏滋味,可谓“...

    林钰堂

    |菩提心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2243262562.html
  • 富翁变狗

    因为为富不仁,像个守财奴,今生才沦为狗身。我要求法官你判李四来世做个富翁,让他被黄金蒙蔽了智慧,最后也尝尝做狗的滋味。”   黄金是不是毒蛇?就在我们运用时的智慧。钱,能令兄弟破坏手足之情,钱,能令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星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2243442802.html
  • 持戒不杀的厨师

    最后,竟以一人之力,度化一国之人,真是令人既赞叹又惭愧!吾人今日有幸听闻佛法,若能以“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”作为日用行事之指南,相信每天的生活中,自然就会洋溢佛法的滋味。(出自譬喻经...

    坤德

    |放生|戒杀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2041492841.html